![]() 一种石漠化治理的苗木快速培育箱
专利摘要:
本实用新型涉及石漠化治理设备技术领域,具体公开了一种石漠化治理的苗木快速培育箱,包括左套壳,所述左套壳的右侧通过合页固定安装有右套壳,所述左套壳和右套壳的外侧均固定安装有螺旋筋条,所述左套壳和右套壳的底部均固定安装有齿牙,所述左套壳和右套壳的相背一侧均固定安装有把手,所述左套壳和右套壳的相对一侧均活动安装有内壳,两个所述内壳的顶部均固定安装有固定环,两个所述固定环之间均固定安装有透明薄膜。该石漠化治理的苗木快速培育箱,具有便于使用的优点,解决了石漠化治理的苗木培育装置简陋,在使用过程中水分容易被蒸发掉,同时由于地下石头居多,难以将培育装置插入地表的问题。 公开号:CN214339008U 申请号:CN202022595849.1U 申请日:2020-11-11 公开日:2021-10-08 发明作者:洪锦文;杨秋玲;洪西湖 申请人:Yunnan Haiqiao Horticulture Co ltd; IPC主号:A01G13-02
专利说明:
[n0001] 本实用新型涉及石漠化治理设备技术领域,具体是一种石漠化治理的苗木快速培育箱。 [n0002] 石漠化,亦称石质荒漠化,是指因水土流失而导致地表土壤损失,基岩裸露,土地丧失农业利用价值和生态环境退化的现象,石漠化多发生在石灰岩地区,土层厚度薄(多数不足10cm),地表呈现类似荒漠景观的岩石逐渐裸露的演变过程,从成因来说,导致石漠化的主要因素是人为活动,由于长期以来自然植被不断遭到破坏,大面积的陡坡开荒,造成地表裸露,加上喀斯特石山区土层薄,基岩出露浅,暴雨冲刷力强,大量的水土流失后岩石逐渐凸现裸露,呈现“石漠化”现象,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,“石漠化”的程度和面积也在不断加深和发展,“石漠化”发展最直接的后果就是土地资源的丧失,又由于石漠化地区缺少植被,不能涵养水源,往往伴随着严重人畜饮水困难。 [n0003] 现有技术中,石漠化治理的苗木培育装置简陋,在使用过程中水分容易被蒸发掉,同时由于地下石头居多,难以将培育装置插入地表,故而提出一种石漠化治理的苗木快速培育箱解决上述所提出的问题。 [n0004]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石漠化治理的苗木快速培育箱,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。 [n0005] 为实现上述目的,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: [n0006] 一种石漠化治理的苗木快速培育箱,包括左套壳,所述左套壳的右侧通过合页固定安装有右套壳,所述左套壳和右套壳的外侧均固定安装有螺旋筋条,所述左套壳和右套壳的底部均固定安装有齿牙,所述左套壳和右套壳的相背一侧均固定安装有把手,所述左套壳和右套壳的相对一侧均活动安装有内壳,两个所述内壳的顶部均固定安装有固定环,两个所述固定环之间均固定安装有透明薄膜,两个所述透明薄膜的相对一侧均固定安装有魔术贴,两个所述透明薄膜的相对一侧均固定安装有弹性带,两个所述弹性带的外侧均固定安装有套环,所述套环的内部活动安装有束绳。 [n0007]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:所述左套壳和右套壳均呈弧形状,且左套壳和右套壳组成环形状。 [n0008]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:所述合页的数量为两个,且两个合页呈上下对称分布。 [n0009]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:所述齿牙呈等距离环形分布,且相邻两个齿牙之间的距离为两厘米。 [n0010]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:两个所述把手均位于螺旋筋条的上方,且把手位于两个内壳的相背一侧。 [n0011]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:两个所述内壳均呈弧形状,且两个内壳组成环形状。 [n0012]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:所述套环呈等距离分布,且束绳位于弹性带的外侧。 [n0013] 与现有技术相比,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: [n0014] 使用时,将左套壳和右套壳闭合插入土内,通过手持两个把手进行转动,使左套壳和右套壳进行转动,左套壳和右套壳转动带动齿牙转动,将土内的石子抛开,同时,螺旋筋条转动过程中向下施压,更便于设备插入地表,解决地下石子妨碍设备插入与设备难以插入地表的问题,插入后将两个内壳闭合插入到左套壳和右套壳之间并将苗木包裹,通过魔术贴的粘合使透明薄膜连接,束绳的束紧使弹性带与树干接触,形成密封空间,阳光可从透明薄膜照射进入,同时透明薄膜可防止水分蒸发,达到了便于使用的目的。 [n0015] 图1为一种石漠化治理的苗木快速培育箱的结构示意图; [n0016] 图2为一种石漠化治理的苗木快速培育箱中左套壳的结构剖面图; [n0017] 图3为一种石漠化治理的苗木快速培育箱中内壳的结构俯视剖面图。 [n0018] 图中:1、左套壳;2、右套壳;3、合页;4、螺旋筋条;5、齿牙;6、把手;7、内壳;8、固定环;9、透明薄膜;10、束绳;11、套环;12、弹性带;13、魔术贴。 [n0019] 请参阅图1~3,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,一种石漠化治理的苗木快速培育箱,包括左套壳1,左套壳1的右侧通过合页3固定安装有右套壳2,左套壳1和右套壳2均呈弧形状,且左套壳1和右套壳2组成环形状,合页3的数量为两个,且两个合页3呈上下对称分布,左套壳1和右套壳2的外侧均固定安装有螺旋筋条4,左套壳1和右套壳2的底部均固定安装有齿牙5,齿牙5呈等距离环形分布,且相邻两个齿牙5之间的距离为两厘米,左套壳1和右套壳2的相背一侧均固定安装有把手6,左套壳1和右套壳2的相对一侧均活动安装有内壳7,两个把手6均位于螺旋筋条4的上方,且把手6位于两个内壳7的相背一侧,两个内壳7的顶部均固定安装有固定环8,两个内壳7均呈弧形状,且两个内壳7组成环形状,两个固定环8之间均固定安装有透明薄膜9,两个透明薄膜9的相对一侧均固定安装有魔术贴13,两个透明薄膜9的相对一侧均固定安装有弹性带12,两个弹性带12的外侧均固定安装有套环11,套环11的内部活动安装有束绳10,套环11呈等距离分布,且束绳10位于弹性带12的外侧,使用时,将左套壳1和右套壳2闭合插入土内,通过手持两个把手6进行转动,使左套壳1和右套壳2进行转动,左套壳1和右套壳2转动带动齿牙5转动,将土内的石子抛开,同时,螺旋筋条4转动过程中向下施压,更便于设备插入地表,解决地下石子妨碍设备插入与设备难以插入地表的问题,插入后将两个内壳7闭合插入到左套壳1和右套壳2之间并将苗木包裹,通过魔术贴13的粘合使透明薄膜9连接,束绳10的束紧使弹性带12与树干接触,形成密封空间,阳光可从透明薄膜9照射进入,同时透明薄膜9可防止水分蒸发,达到了便于使用的目的。 [n0020]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:使用时,将左套壳1和右套壳2闭合插入土内,通过手持两个把手6进行转动,使左套壳1和右套壳2进行转动,左套壳1和右套壳2转动带动齿牙5转动,将土内的石子抛开,同时,螺旋筋条4转动过程中向下施压,更便于设备插入地表,解决地下石子妨碍设备插入与设备难以插入地表的问题,插入后将两个内壳7闭合插入到左套壳1和右套壳2之间并将苗木包裹,通过魔术贴13的粘合使透明薄膜9连接,束绳10的束紧使弹性带12与树干接触,形成密封空间,阳光可从透明薄膜9照射进入,同时透明薄膜9可防止水分蒸发,达到了便于使用的目的,解决了石漠化治理的苗木培育装置简陋,在使用过程中水分容易被蒸发掉,同时由于地下石头居多,难以将培育装置插入地表的问题。 [n0021] 以上所述的,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,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,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,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,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。
权利要求:
Claims (7) [0001] 1.一种石漠化治理的苗木快速培育箱,包括左套壳(1),其特征在于,所述左套壳(1)的右侧通过合页(3)固定安装有右套壳(2),所述左套壳(1)和右套壳(2)的外侧均固定安装有螺旋筋条(4),所述左套壳(1)和右套壳(2)的底部均固定安装有齿牙(5),所述左套壳(1)和右套壳(2)的相背一侧均固定安装有把手(6),所述左套壳(1)和右套壳(2)的相对一侧均活动安装有内壳(7),两个所述内壳(7)的顶部均固定安装有固定环(8),两个所述固定环(8)之间均固定安装有透明薄膜(9),两个所述透明薄膜(9)的相对一侧均固定安装有魔术贴(13),两个所述透明薄膜(9)的相对一侧均固定安装有弹性带(12),两个所述弹性带(12)的外侧均固定安装有套环(11),所述套环(11)的内部活动安装有束绳(10)。 [0002] 2.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石漠化治理的苗木快速培育箱,其特征在于,所述左套壳(1)和右套壳(2)均呈弧形状,且左套壳(1)和右套壳(2)组成环形状。 [0003] 3.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石漠化治理的苗木快速培育箱,其特征在于,所述合页(3)的数量为两个,且两个合页(3)呈上下对称分布。 [0004] 4.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石漠化治理的苗木快速培育箱,其特征在于,所述齿牙(5)呈等距离环形分布,且相邻两个齿牙(5)之间的距离为两厘米。 [0005] 5.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石漠化治理的苗木快速培育箱,其特征在于,两个所述把手(6)均位于螺旋筋条(4)的上方,且把手(6)位于两个内壳(7)的相背一侧。 [0006] 6.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石漠化治理的苗木快速培育箱,其特征在于,两个所述内壳(7)均呈弧形状,且两个内壳(7)组成环形状。 [0007] 7.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石漠化治理的苗木快速培育箱,其特征在于,所述套环(11)呈等距离分布,且束绳(10)位于弹性带(12)的外侧。
类似技术:
公开号 | 公开日 | 专利标题 CN204670016U|2015-09-30|一种盐碱地绿化乔木种植结构 CN101112157B|2010-10-06|高陡岩质边坡绿化方法 CN205830615U|2016-12-28|一种隔盐环圈和具有隔盐环圈的种植装置 CN106900342A|2017-06-30|一体化半岩质高边坡植被重建保护方法 CN105210494B|2017-06-30|黄土陡坡混交绿化治理方法 CN104642054A|2015-05-27|一种北方大规格国槐移植施工方法 Watanuki et al.2010|Restoration of kelp beds on an urchin barren: removal of sea urchins by citizen divers in southwestern Hokkaido CN214339008U|2021-10-08|一种石漠化治理的苗木快速培育箱 CN204335421U|2015-05-20|用于建筑斜面的生态绿化装置 CN109169014A|2019-01-11|一种东北地区菱镁矿排岩场临时植生修复方法 CN205546454U|2016-09-07|一种湿地公园建设的自动播种机 CN111011093A|2020-04-17|一种高降雨急陡岩质边坡复绿方法 CN107027500A|2017-08-11|一种迹地生态修复的方法 CN109769571A|2019-05-21|以固氮树种为驱动种的岩溶山地植被恢复方法 KR101043361B1|2011-06-21|식생용 망태기 및 이를 이용한 생태 호안 조성방법 CN206101044U|2017-04-19|一种用于城市绿化乔木种植穴的土壤改良结构 CN205180093U|2016-04-27|蛙类一体化高产养殖池 CN106165567A|2016-11-30|一种石漠化土壤种植棠梨子树的方法 CN207744452U|2018-08-21|一种应用于黄土丘陵地区沟壑区的生态垫 CN105493807A|2016-04-20|一种防止水土流失的植被种植方法 CN206506921U|2017-09-22|一种铁皮石斛仿野生种植装置 CN110063192A|2019-07-30|一种石漠化地区栽植棱角山矾的方法 CN110301277A|2019-10-08|一种绿化工程施工工艺 CN103416238A|2013-12-04|一种透气防渗毯及其应用 CN213523026U|2021-06-25|一种园林绿化用省力挖坑装置
同族专利:
公开号 | 公开日
引用文献:
公开号 | 申请日 | 公开日 | 申请人 | 专利标题
法律状态:
2021-10-08| GR01| Patent grant| 2021-10-08| GR01| Patent grant|
优先权:
[返回顶部]
申请号 | 申请日 | 专利标题 CN202022595849.1U|CN214339008U|2020-11-11|2020-11-11|一种石漠化治理的苗木快速培育箱|CN202022595849.1U| CN214339008U|2020-11-11|2020-11-11|一种石漠化治理的苗木快速培育箱| 相关专利
Sulfonates, polymers, resist compositions and patterning process
Washing machine
Washing machine
Device for fixture finishing and tension adjusting of membrane
Structure for Equipping Band in a Plane Cathode Ray Tube
Process for preparation of 7 alpha-carboxyl 9, 11-epoxy steroids and intermediates useful therein an
国家/地区
|